张浩 | ZHANG HAO
张浩的黑色书写
吴亮
张浩的每一幅画都能在他自己写给自己的信中得到印证,这是真的吗,他认为他是的…某种回忆、重现、打捞,从沉睡或沉醉中获取能量,是的,张浩的能量被他的经历积累而成,同时还被他的秘密日记里的概念及自我分析推动而成…
作为局外人,作为路过的陌生人,某一时刻,因某个机缘巧合,突然撞上了张浩那些难以识别的黑色图像,或密契,符咒,他们在这一瞬间,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,那种令人不解的造型复合体、类似平面雕塑的垂悬形象,那些弧型线、黑色曲面构成的平面系统,那些浓重的黑、纵深无底的黑…它们是从什么地方降临此地的呢?
作为艺术家,张浩的存在未必一定要膜拜神话的生命形式,从他的日记中,我看见了他如何通过不同的道路接近他所要的形而上、感情、自然宗教以及他偏爱的肯定性经验,再经由他的回溯式的创作验证自己的能力…自2001年起,张浩的作品越来越趋向于象形文字的变体,一种世界的“缩写”,一种“失落的客体”,一种“拟对位法”情感符号,一种从个人历史记忆中“脱节”的碎片,一种往事的“秘密”重建与延伸…
随机阅读了张浩1995年前后的数十页日记,我注意到了他经常使用的语汇,在此标示出一些:“痕迹,元素,置换,储藏,土石,手迹,对应,弹性,逃避,失落,延伸,始点,虚弱,沉淀,笔线,生成…”还有:“走来走去,空无一物,败而不败,如临其境,巧夺天工,稍纵即逝,脱缰野马,无心状态…”等等等等。
让我们设想,如果张浩的日记一直没有公开,他的那些“明显抽象”性质的图像,会被人们“看作是”艺术家个人经验的一次行动吗,而通过“对位法”,把“记忆、风景与世界”转换为某种“化身符号”系列,改造成寓言、概念力量以及不断衍生的“另一个国度”,它们内部的相互作用,这种无声的语言不被阅读,不被命名,那么,它们的显身会不会更具有吸引力吗?
从外面看,张浩是理性的,也是逻辑的,他数十年里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他的“艺术日记”,分析、自省、怀疑、记录他的各种感觉,他似乎是一个很有兴致用文字与言语描述自己、并且用自我观察与主体性来建构他的作品的艺术家,所指和能指的结合与替代,他让三维中记忆及想象在平面中消失,让它变成“物”,让那个“词”变成“出现在面前的那个黑色物”,但是,这样似乎来龙去脉清淸楚楚的“主体表象”背后难道就没有“无意识”吗?
张浩是个谜,但是,张浩的谜底却是敞开的,他作品中的一切,每一行止,每一观感,每一计划,每一思考和每一疑虑都记录在他的日记之中,不仅如此,张浩还把他的私人日记公开发表,前后三大本:《艺术给我》、《筑》和《形式生命与精神视觉》…张浩是希望人们了解他和看懂他作品吗,他如此相信文字,他不仅在漫长的三十年里不断为自己写日记,记录日常,整理思绪,反复推敲他心中的那个“艺术”,他还将他三十年的“所见、所思、所行”公开于光天化日之下,他为什么呢?
在我看来,张浩的那些难以定义的“黑色书写”仍然是隐秘的,尽管作为艺术家个人已经公开了他的一切秘密,他却不知道,一个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东西可以比他自己认为的更多更复杂…
张浩在2001年的那个决定性的转向,难道是偶然的吗,是一次延伸,还是一次断裂…在我看来,作为局外人,这根本不是一个“水墨”或“笔墨”的事件,而是发生了“对位法闯入”:艺术家构想出了内生性的视觉情景,将一段逝去的思绪转换为一块织毯,由于某种我们无法还原的缘故,他只能用暗示性的节奏符号去呈现,而非描绘,基于时间魔镜中看见的陌生而又无法抗拒的形象,他被它诱惑了…
张浩的作品是表现性的,同时又是暗示性的,任何阐释充其量只能暗示某种感受与联想…总而言之,我的位置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变成张浩的位置,你在你的位置看到的东西,我是看不到的…